Pages

Saturday, April 21, 2012

四月主题教学:美味的食物(中班)(洪老师)

 在生活中,包装精美、造型别致、味道鲜美的食品可谓是品种丰富、琳琅满目,这些丰富的食品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幼儿园中班的幼儿对各种各样的食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书包中、口袋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糖果、饼干、巧克力之类的零食,也常常能听到他们谈论“麦当劳”的汉堡,“肯德基”的鸡翅,炸薯条等与食品有关的话题。但是,当他们面对各种食物时却很少想到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沟通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在食品方面的生活经验并生成相应的主题目标和内容,如:引导幼儿了解食品营养、卫生方面的知识,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以食品为载体,请幼儿体验食品制作的乐趣;激发幼儿对食品制作方法、制作工具及食品保鲜等方面的探索兴趣;了解家乡的特产,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等等。

主题目标
 幼儿教育

身体健康:

 1.掌握投掷的基本方法,锻炼上肢的力量。  
2.提高手脚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锻炼弹跳能力  
4.培养食品安全意识,不吃不卫生的、有毒的食品,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5.养成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和定量进食的良好习惯。

人格发展:

1.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养成文明、礼貌的进餐习惯,懂得基本礼仪。  
3.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习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感受不同的饮食文化。  
4.感知食品制作的过程,感受与人合作、分享的乐趣。  
5.大胆地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认知发展:

1.初步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合理搭配膳食的初浅知识。  
2.初步了解食物与健康的关系。  
3.了解食物的来源,知道常见食物及其相关职务的对应关系。  
4.进一步了解各种食物,并能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5.熟悉一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和方法,体验亲手制作的乐趣。  
6.掌握简单的分类统计方法,对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统计。  
7.了解一些食品加工、制作的设备和工具,掌握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  
8.运用泥塑、绘画等艺术手段来表现食物,尝试为食品设计包装图案。  
9.了解食物与环境的关系,爱护野生动物,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more photos here: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4478738941028.92237.149614128427491&type=3






小朋友也因为自己制作的蔬菜色拉爱上蔬菜了!

http://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344478738941028.92237.149614128427491&type=3

Wednesday, April 18, 2012

爱馨培养儿童三部曲之“不给考试、不打分数”


爱馨培养儿童三部曲之“不给考试、不打分数”; 
我们一起向芬兰国家学习。。。


我们不相信考试,不相信经常有校外统一考试是好的。学生读书12年,唯一的考试是在十八九岁,进大学前的高考。没有考试的学习生涯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他们爱学、想学的东西。 
  我们的老师绝不因为考试而教课,学生也绝不因为考试而学习。我们的学校就是一个百分百快乐学习的场所。 
  我们教育制度的优点是把合作而非竞争的精神植入其内。我们不怕学生日后会对充满竞争的社会感到恐慌。我们相信俄罗斯一心理学家说:“学生今天学会合作,明天就有竞争能力。”我们相信只要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共享,他日学生就有办法竞争。 


  ——芬兰教授帕思·萨尔博格应邀到新加坡演讲。



过去十年,芬兰有两方面值得骄傲,一是诺基亚手机,一是教育。自从苹果iPhone以横扫千军的姿态面世后,诺基亚的光芒消失了,可是芬兰式教育,还是引起世界关注。
  这个学生假期多、上课时数少、没有补习、没有额外补课、没有排名次、没有考试、没有压力的北欧小国,过去十年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数学、科学、阅读的能力一直名列前茅,让人百思不解。
  芬兰能在PISA独占鳌头,连芬兰人也感到意外。因为他们从不强调排名,教师只尽心把每个学生教好。
  让芬兰人感到最高兴的是,各国教育界人士纷纷到芬兰取经,连带也带动了芬兰的旅游业。
  近日,以研究教育与发展见长的芬兰教授帕思·萨尔博格(Pasi Sahlberg)应邀到新加坡,在一项有关幼儿教育的领导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他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了芬兰教育与众不同之处。

芬兰法律规定,学生在六年级之前,都不能以等级或分数来评断他们。
对分流考试习以为常的新加坡记者而言,听到芬兰教授帕思·萨尔博格(51岁)的这一席话,受到的震惊是不言而喻的。

萨尔博格说:“当教师要评断某个学生的能力和表现时,我们要求用文字描述,详细说明,而不是简单地用分数或等级来评断。因为每个孩子各有所长,教师只有通过种种活动来了解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

上世纪70年代以前,芬兰学校还称不上是教育的典范。当时它和许多国家一样,学生10岁时,就按考试成绩分班,一种是普通班,一种是职业教育班,分班决定了学童的未来。这像足了新加坡的分流制度。

废除校内外统一考试

萨尔博格说:“我们当时有等级,从4至10,4是不及格,10是最高分。我们看到小学生用等级互相比对,立刻知道自己不及人,或者比人强。班级里按学生的能力分出不同的组别,大家互相比较,我们认为这是不好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表现都不同。就如我们不能像考大象、企鹅和猴子爬树的技巧那样,它们的能力各异,用标准化的爬树考试来衡量它们的能力是很荒谬的。所以,我们决定废除等级,让教师和学生从此不再以分数来划分等级。很快地教师觉得这样做很好,这就改变了学习的气氛,他们更互相合作,并加强了凝聚力。”

为了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立足,芬兰彻底检讨了教育制度,废除了等级,也废除标准化的校内和校外统一考试。

他说:“我们不相信考试,不相信经常有校外统一考试是好的。学生读书12年,唯一的考试是在十八九岁,进大学前的高考。没有考试的学习生涯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他们爱学、想学的东西。我们的老师绝不因为考试而教课,学生也绝不因为考试而学习。我们的学校就是一个百分百快乐学习的场所。”


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在一个没有比较,没有竞争,没有考试的环境里,学生缺乏了推动力,怎么办?


有各种能力评估方法

萨尔博格说:“学生进大学前,是有入学考试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延缓,不要太早给学生竞争。我知道在亚洲学校之间的竞争很激烈,这些竞争来自教师、家长、学生,大家都在互相比较。我们不要这样。我们要灌输‘合作比竞争更重要’的精神。尤其在学前、中小学,更要营造一个没有竞争的氛围。虽然没有统一考试,但在学校、在课室,有各种各样的能力评估方法。

“我们教育制度的优点,就是把合作而非竞争的精神植入其内。我们不怕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会对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感到恐慌无助。我们相信俄罗斯一位心理学家说:‘学生今天学会合作,明天就有竞争能力’。我们相信只要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合作、共享,他日学生就有办法竞争。”


从合作中学习竞争

为什么懂得合作就懂得竞争呢?
他说:“竞争首先要‘知己知彼’,认识自己,再认识对方。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认识对方,了解对方的优劣,通常都是在和人合作的过程中学到,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互比高下,这样就发展出竞争的能力。世界是充满竞争,但如何适应这个竞争世界,我们认为不应该从竞争里学习竞争,而是从合作中学习竞争。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正是在高度竞争的社会中求存的素质。这个能力从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具备开放的冒险精神而来。这个素质,必须在一个和人温情合作的环境中培养起来,而不是在一个残酷的竞争环境里培养出来。太竞争的环境,人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最佳状态,都不愿分享,也不愿冒险,如何能有创新力?所以,我们要教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分享,才能互相激荡出新的点子。”


无论谁当政 芬兰人的教育美梦都不变

芬兰教育的成功和芬兰人在上世纪70年代创造了一个正确的美梦有关。无论谁当政,这个梦都不会改变。

帕思·萨尔博格说:“过去40年,芬兰幸运的是有着持续性的教育发展,不受政府更迭影响,不像其他国家,换了政府,换了总统,就什么都换了。我们的教育理想,自三四十年前建立后,就像一个共同追求的美梦,大家都有了共识,不论什么政党上台,都不会改变它。

“我们的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来,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个好的公立学校学额,就像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美梦是要美国人踏上月球那样,我们要给每个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从学前教育到终生教育都有平等机会。我们没有私立学校,只有自主学校,这些自主学校也是政府公费支付的。

“我们认为美梦必须正确是很重要的,不是很多国家能够做到这点。我们的美梦有启发性,能激动人心,又极为清晰。”


中小学数量是新加坡的10倍

这个“平等”的理念,经过30年,已经在芬兰各方面落实,能力最强与最弱学生之间的差异在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国家或经济体中最低,学生家长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学生表现的影响最小,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是最小的。芬兰的学校在学生10岁之前没有淘汰机制,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在不到500万人口的芬兰,九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学校超过3500所,几乎是新加坡的10倍。

为了实现为每个孩子提供最好的平等教育,芬兰教育部致力聘请有奉献精神,有强烈专业道德的好老师,并给予最好的培训,确保他们把学生教好。


教师也不考核不评比

萨尔博格说:“芬兰和新加坡都很重视教师。我们都明白除非学校有好老师,除非我们不断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援,除非社会重视教师的价值,否则教育改革是不会成功的。很多国家从行政方面来改革教育,甚至参考商界、企业界,把学校的运作变成公司般的运作,给予奖赏、惩罚等等,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正确。”
芬兰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很高,教育法规定,所有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成为老师。大学里专门培养小学导师的学系平均录取率只有10%,被录取的未来教师都是表现最优异的一群,具备多种才能,以及强烈的教育使命。

芬兰教育不比较、不评分的特色,师生一致。学校不只不给学生分等级,也不给教师无谓的评比和评分,不考核教师,也没有教师评鉴报告。

教育部的官员会说:“我们的老师,都一样好!”甚至还会反问:“评比教师的意义何在?”他们认为如果一个社会体制对自己教师的最基本信任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什么教育呢?
一个从来不要师生抢第一、争第一的国家,突然间成绩被国际评为第一的时候,萨尔博格说:“这绝对不是我们改革教育的目标。我们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制造‘创新、创意’出现的空间。我们要成为最有创意的国家。我们不要靠学术科目的成绩取胜,我们要靠创新能力取胜。”
《联合早报》
(编辑:苏亚华)


Tuesday, April 17, 2012

《爱馨》以主题教学为主

什么是主题呢?


 在国外,主题教学被称为单元教学,完整的单元教学活动包括了四个要素:目的、内容、方法及评量。它打破以往分课教学的局限,以主题结合游戏的方式来设计教学,好让幼儿们可以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涯。 


主题教学所涵盖的领域是从大自然到人体。我们从这些事物中摘取一部分,让它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这就是所谓的“主题”了。它是从一个点出发,再发展成一个很广泛的范围。主题应有大、中、小之分。幼儿的年龄越大,学习持续力越长,因此比较适合主题教学活动设计。


我们采用的事是一套以主题编写的幼儿教科书。主题教学对现今的幼儿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主题教学,幼儿能独立学习与主动地进行探索,做个负责任的学生。此外,伸缩性与有趣的学习过程也能激发幼儿的创意。这些都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即幼儿较依赖老师,毫无疑问地顺从、跟随、重述和完成任务)。









Monday, April 9, 2012

Our teaching skills focus on < PLAY> !

Why Is Pla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Fromberg and Gullo (1992), play enhances language development, social competence, creativity,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skills. Frost (1992) concurred, stating that "play is the chief vehic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magination and intelligence, language, social skills, and perceptual-motor abilities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p. 48).

Garvey (1977) states that play is most common during childhood when children's knowledge of self, comprehension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rlds are expanding dramatically.

Fromberg (1990) claims that play is the "ultimate integrator of human experience" (p. 223). This means that when children play, they draw upon their past experiences-things they have done, seen others do, read about, or seen on television-and they use these experiences to build games, play scenarios, and engage in activities.

Children use fine and gross motor skills in their play. They react to each other socially. They think about what they are doing or going to do. They use language to talk to each other or to themselves and they very often respond emotionally to the play activity.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behaviors is key to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According to Rogers and Sawyer (1988), "until at least the age of nine, children's cognitive structures function best in this unified mode" (p. 58). Because children's play draws upon all of these behaviors, it is a very effective vehicle for learning.

Play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described differently in the two theorie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which dominat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iaget's and Vygotsky's.
Piaget (1962) defined play as assimilation, or the child's efforts to make environmental stimuli match his or her own concepts. Piagetian theory holds that play, in and of itself,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new cognitive structures. Piaget claimed that play was just for pleasure, and while it allowed children to practice things they had previously learned, it did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the learning of new things. In other words, play reflects what the child has already learned but does necessarily teach the child anything new. In this view, play is seen as a "process reflective of emerging symbolic development, but contributing little to it" (Johnsen & Christie, 1986, p. 51).


http://www.earlychildhoodnews.com/earlychildhood/article_view.aspx?ArticleID=240